经过近半年时间的过渡,一次性纸杯、纸碗、纸餐盒国家标准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杯口边缘不能印图案
新国标规定,杯口距杯身15毫米内及杯底距杯身10毫米内不能印刷图案;不得人为添加荧光增白剂;不得使用回收材料作为原料制作纸杯;生产时要使用环保油墨等。“杯口、杯底与印刷图案拉开距离,是对消费者健康饮食的一种保护。”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没有食品级油墨的概念,也没有可用于接触食品的印刷油墨,消费者用杯子喝水时,嘴唇频繁接触杯口,印刷图案上的油墨就有可能被摄入到身体里,这对健康非常不利。杯底也要求有10毫米的留白,也是考虑到杯子叠加在一起时,杯子底部相互接触,油墨会相互剐蹭,留在另一个杯子的内壁上,因此杯底不允许有印刷图案。另外,纸杯属于一次性消费品,杯身整体印刷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也不符合绿色包装和保护环境的要求。
市场纸杯质量令人担忧
笔者近日走访多家超市发现,在售的一次性纸杯大多是杯口和杯底印有各种图案,有些图案甚至直接与杯口相连,且颜色鲜艳。而多家知名连锁快餐企业提供的纸杯,往往是从上到下“通色”,大红色的纸杯占了不少份额。
在一些批发市场,纸杯质量令人担忧,一些摊位所售批发纸杯包装上,并无厂名厂址等文字标注,且杯体较软,极易变形;还有部分纸杯虽然标注有“不做荧光漂白处理、安全无异味”,但打开包装,会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
最好少用一次性纸杯
“目前施行的纸杯行业标准还没废除,而本次实施的国标为推荐性标准,并非强制性国标。”董金狮表示,这就造成了标准交叉的问题,企业完全凭自愿选择,标准混乱的情况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董金狮建议,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讲,消费者尽量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纸杯。购买时,最好“一看二闻三捏”,首先看包装上的标识信息是不是全,纸杯的颜色不要过于鲜艳;二闻,闻纸杯有没有刺鼻的异味,特别是油墨的味道;三捏,好的纸杯很硬,有回弹性,劣质的纸杯往往捏了以后很软,一捏就扁了。此外,用纸杯喝水第一杯水尽量倒掉。
胡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