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易造成早稻本田和单季稻秧田渍水受淹,引发恶苗病、稻曲病、纹枯病等水稻病害。洪涝灾害后,首先要抓紧对受淹稻田进行清沟疏渠,做好作物的扶理清杂,并及时冲洗叶片上的泥浆,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机能。然后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促其生长。受淹后的水稻根系吸收能力弱,可选用0.2%尿素加0.5%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或补施氮肥,以促进水稻恢复生长,防止早衰。另外,要诊断病害,及时防治,减轻损失。
台风灾害
水稻——每年7—9月是台风常发季节,也是我省早稻、单季稻和连作晚稻的生产关键时期。首先,大田或秧田要及时排水,退水后清洗叶片上的泥浆,对于成熟的早稻要及时收割、摊晒或烘干。其次是补施氮肥,促进生长。连作晚稻田排水后每亩立即追施尿素5—8公斤,单季晚稻田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亦可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1公斤加1公斤尿素,增强抗性。然后,针对台风过后大量叶片受伤,稻田受淹病源增多,极有利水稻病害发生的情况,选用对口农药防治。
蔬菜——台风发生时节正是我省夏季蔬菜采收期和秋冬蔬菜播种育苗的关键时期。如何合理避开台风灾害,特别是调整播种育苗期对夺取后季作物的丰收十分关键。因此,在沿海台风区,设计的大棚要能抗11级台风的临界标准,当风力低于此标准时,加固保棚,大于此标准时,卸膜保棚。为安全起见,建议在7月底结束生产,揭膜淋雨休闲或种一茬速生叶菜,待9月中旬以后覆膜,避开台风活跃期。台风来临前,要及时疏通蔬菜生产区域的沟渠,确保排水通畅。台风过后,要及时清理田园,中耕培土,追施叶面肥,防治病虫害等,促使植株恢复生机。对于严重绝收的田块,可补播一批速生叶菜。最好是建立工厂化可移动式穴盘育苗设施,在遇强台风时,可将育苗盘移到安全的房间里,以解决育苗期间台风对秧苗的威胁,保证下季的秧苗素质。
高温干旱
水稻——一是灌水抗旱,缓解旱情。及时补充水分,使水稻根部土壤保持湿润。尽量选在早晨、傍晚或夜晚灌水,以节约水资源。可采取浅水勤灌方法多次灌溉,缓解旱情。二是增施肥料,提高抗旱能力。及时增施肥料,增强水稻抗旱能力,可以在早、晚时分用叶面肥对水稻进行叶面喷雾,减缓叶片失水,提高抗旱能力。三是干旱发生后,要注意对水稻稻飞虱、卷叶螟等的防治,以减少损失。
蔬菜——一是抗旱保苗。重点保秧苗以及经济价值高的蔬菜。苗床地应尽量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有条件的可采用微喷滴灌、微蓄微灌等抗旱节水措施,省工节本、质量好。二是遮光降温。采用遮阳网覆盖降温,减轻高温干旱不利影响。三是松土除草、畦面覆盖稻草。保持苗地土壤疏松,防止杂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杂草争肥争水,促进发苗。四是及时追肥,促进植株生长。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每间隔15—20天施一次沼液肥、稀人粪肥或0.3%尿素,一般在傍晚时使用,雨前施化肥需防烧苗。五是防病治虫。高温干旱期主要有炭疽病、斜纹夜蛾、小菜蛾等病虫害,要及时喷药防治。也可选用杀虫灯、昆虫性诱剂诱杀,防治效果好,生态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