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廷尚 通讯员 张文妹
本报讯 今年是推进国有农场危旧房改造的关键之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补贴资金就超过3000万元,近3000户国有农场职工将从中受益。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国有农场危旧房改造现场推进会上获悉的。
我省从去年开始启动第一批国有农场危旧房改造计划,省政府提出了“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场危旧房改造任务,5年内基本解决农场职工住房困难”的目标,并将国有农场危旧房改造作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组成部分。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去年,我省投入中央补助资金845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300万元,惠及12家国有农场的1300户职工。据统计,全省120家国有农场中目前已有65家通过集资建房、购买经济适用房、危旧房改造等方式,使11568户农场职工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新建和改建面积达119万平方米。
今年,中央财政在去年对危旧房改造每户补助6500元的基础上,新增了配套设施建设补助,每户再补1200元,加上我省去年开始对每户补助1万元(含省补1200元配套设施建设补助),这使得中央、省两级财政的户均补助达到17700元。
根据计划,今年我省将对16家农场实施危旧房改造,涉及农场职工1622户,对26家农场的2922户实施配套设施建设,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超过3000万元。会议要求各项目实施农场在项目规划、建设程序、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公开透明、政策落实等六方面严格操作,确保危旧房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在考察了危房改造已完成一期建设工程的绍兴县茶场后表示,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场危旧房改造,在土地划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大大减轻了农场和职工的负担。史济锡指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农场负责人要提高思想认识,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职,努力争取政策支持,做到质量过硬,制度规范,真正把这一惠及民生的好事做好,让老百姓满意。同时,要利用危旧房改造这一有利时机,凝聚人心,调动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国有农场体制机制、土地资源等优势,在改善农场职工生活的同时,努力把农业生产搞得更好,在我省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中,发挥国有农场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