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有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需要不断创新载体、明确抓手,以构建要素集聚、主体创业的平台。
粮食生产功能区。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技术集成配套和运行管护三大机制,实现良田保护、粮食增产和种粮增收相统一。加大财政投入,做到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粮食生产政策重点向功能区集中,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向功能区倾斜。深入研究多种粮、种好粮的办法,加大种粮大户补贴奖励,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管理技术,推行机械化作业和社会化服务,提升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益。健全管护机制和责任制度,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稳粮增产的效用。
现代农业园区。努力把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样板、资源要素集聚的高地、生产经营主体创业的乐园,集中力量推进农田基础、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新型主体培育,全面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生产,形成多元化投入、市场化推进和社会化服务机制。
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按照综合设置、分类建设的要求,结合产业布局和“两区”建设,统筹各类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资源,协调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达到资源共享、服务优化的目的。拓宽服务领域,坚持多功能、一体化的思路,开展“一站式”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