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

全面构建“四个三” 努力实现浙江农业新跨越

  □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2月3日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去年我省农业发展成效,提出了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农业建设目标、要求和任务。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强调,当务之急要构建三大平台、三大体系、三大支撑和三大保障,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新跨越。
2011,“十二五”农业开门红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农业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任务异常艰巨的一年。这一年,在雨雪冰冻、特大洪涝灾害、生产成本上升、出口需求萎缩等不利因素下,全省各地仍然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稳健发展的好势头。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传统产业改造、特色产业开发、新兴产业培育进展顺利,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民增收渠道拓宽,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全面增长;农业“两区”建设力度加大,农业设施化、机械化快速推进,生产基础不断改善。财政支农资金、社会资本投资大幅增加,政策环境继续改善。据了解,去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531亿元、增加值1581亿元,同比分别增3.1%和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071元,增长15.6%;全年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309个,面积123.1万亩,实现了“十二五”农业开门红。
2012,七大重点促进“三增”
  针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季节性用工紧张、用地和贷款难等问题,会议提出了今年农业工作七重点,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立足稳粮保供给,切实抓好农业生产。扩大早稻和旱杂粮种植,力争粮食播种面积达1950万亩、总产达750万吨。全省建立省级水稻高产创建千亩方300个,推广水稻机插240万亩,力争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达到68%,粮食单产410公斤以上。稳定大中城市城郊保障型菜篮子基地,建设一批蔬菜功能区,提升蔬菜设施化水平,增强蔬菜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二是立足增收惠民生,努力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安全生产,改善农场职工住房条件。三是立足创新兴科技,不断强化农业技术支撑。把科技进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强化技术创新应用,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四是立足平台聚资源,扎实推进农业“两区”建设。今年,确保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00万亩,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综合区和30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1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五是立足转型强主体,加快培育农业新型主体。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全年新培育省级示范社10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规范化合作社200家以上、新建水稻育秧中心和烘干中心各120个左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350万亩。六是立足强基固根本,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扎实培肥农田地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抓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七是立足改革增活力,创新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农场改革,创新农业金融服务。
  史济锡要求各地农业部门要勇于有为,力争进位,努力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