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百公斤300元,比普通稻的价格足足高20元,卖不卖?”“不是不卖,这可是有机稻,早就被人预订了呢!”日前,遂昌县西畈乡举淤口村村民黄宝根回绝了不少前来收购稻谷的客商。
今年,60多岁的黄宝根种了3亩稻谷,亩产量从过去的350公斤增加到了500多公斤。他说,这一切,都归功于村里统一施肥、杀虫。
距遂昌县城107公里的举淤口村,位于钱江源头。在遂昌打造中国洁净乡村的浪潮中,该村自我加压,提出生活垃圾、农药化肥不入河,保护村里的一级水源,让地处下游的金华、龙游、衢州等地群众喝上干净、放心的水。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要对下游负责任的朴素想法,今年村里设了全职“农药掌柜”,专门聘请1人包办全村156户农田、山林的施肥、杀虫工作。
今年43岁的村会计杨晓光,是村里的化肥农药“总管”。他说,经乡农技员的指导,今年村里施肥、打药次数减了一大半,而且用的都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生物农药。
为增加土壤肥力,播种前,村里还统一施了猪粪、鸡粪、牛粪等有机肥,撒下了100多公斤的花草籽。为防止过去的农残入河,村里还用了五天的时间,从犄角旮旯里捡出整整3麻袋的农药瓶。
前两天,喜尝甜头的举淤口村民,又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出台了村级农田保护计划:两年内昂首步入“纯绿色种养时代”。为此,他们还专门从县农业局寻来近百种民间土农药、土肥制作方法,为农药化肥全面退出做好准备。 王巷扉 潘俊 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