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浙江畜牧兽医

龙泉一养殖场新模式养土猪

  “村里的土猪还没出栏,就已被订购一空了。”龙泉市龙南乡大庄村党支部书记周春华高兴地说。
  去年11月,周春华在村里办了个土猪生态养殖场。土猪食用狼尾草、水草、玉米等。猪粪便一部分用作农作物生长肥料,一部分排放到鱼塘里,作为鱼饲料和水草的肥料。
  养殖场为村民免费提供猪仔,全程提供养殖和防疫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土猪,对养殖户唯一的要求,就是养殖过程中必须用饲料作物喂养。
  “按照收购协议,村民每养一头土猪,可获得4000多元的收入。”周春华说,今年村里共有150户村民养了300多头土猪。
  周春华的养殖场共有120多头猪,每天都需要大量的天然饲料。为此,周春华承包了100多亩农田,雇了9个村民,帮他种玉米、南瓜等饲料作物。
  “在自己家门口打工,没什么开销,每个月有2200多元收入,虽然钱不多,但很稳定。”一位帮助周春华种饲料作物的村民说。“有的村民把番薯卖给养殖场,一卖就是一千多块。”周春华说。
  据了解,这个土猪养殖场,直接促进了大庄村170多户、500多名村民增收。“过段时间,养殖场会进行扩建,存栏规模将扩大到500头左右。”周春华说,届时,会有更多村民从中受益。 余祖鹏 周相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