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浙江畜牧兽医

梨园养鸡 生态循环

  寒冬的早晨,东方刚露出鱼肚白,位于武义县白洋街道仙洞村附近的一大片梨园里,1000多只公鸡就开始争先恐后地“放声高歌”。它们的主人邵献荣夫妇赶紧打开栅栏门,往地上撒了一箩筐的玉米粒儿,鸡群蜂拥而出,有的忙着填饱肚子,有的拍拍翅膀来个“晨练”,场面蔚为壮观。近两年来,邵献荣夫妇大都是这样开始他们一天的忙碌生活。
  10年前,这片梨园所在的位置还只是一座荒山,长满杂草和野茶树。当时家住上邵村的邵献荣因原来的养猪场被征用,几经周折,看中了这块荒山,与荒山的所有者后陈村签订了为期20年的承包协议。
  在村里养猪的时候,邵献荣就听人说起过立体养殖,也下了一番功夫研究过,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承包下这座荒山,正好使他的想法有了实施之地。他雇人清除了山上的杂草和野茶树,还用挖掘机把山上的土挖了一遍,于第二年春天种下了35亩“翠冠”蜜梨和5亩左右的桃树、李树、杨梅树等,并建起了500平方米的养猪场。
  开始几年,邵献荣一边种梨一边养猪,用猪粪作肥料,梨树长势比他想像得还要好。但由于山上不通电,磨猪饲料成了一个大麻烦。邵献荣是个有心人,他看到养土鸡的效益比养猪高,并且养鸡的人工比养猪要省,毅然决定改养土鸡。虽然只是从家畜养殖改行到家禽养殖,毕竟隔行如隔山,困难显而易见。但凭着多年的养殖经验和钻研劲儿,邵献荣的转行转得很顺利,土鸡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去年饲养量达到900只,收入4万多元,今年饲养量翻了一番,达到1800多只。
  土鸡白天放养在梨园中自由觅食,晚上会自行归舍,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去照看,邵献荣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梨树的栽培中去。他说,自己是一个凡事力求做到最好的人,比如养殖土鸡,他可不满足于单纯用塑料袋装着几只鸡蛋或用塑料绳一捆鸡脚就出售,他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禽中禽”商标,目前正在设计外包装。明年,他还要在梨园里开办农家乐,店名已经想好了,就叫“两桌半”,意味着少而精,“到时候,我这‘两桌半’不提前预约是没有位置的!”邵献荣自豪的话语中,似乎已看到了“两桌半”的红火景象。
张 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