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养生

秋冬季节,哮喘病“发威”

  •   哮喘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秋冬季节,是哮喘的高发时节。近期以来,哮喘发作的病人明显增多,尤其是5岁以下的小孩,占很大比例。除了秋冬换季的季节性原因外,近日持续的灰霾天气也成为主要的“元凶”之一。
    秋冬换季哮喘高发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哮喘发病率不断攀升。数据显示,我国哮喘病患者约有3000万,每年有10万人死于此病,哮喘病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呼吸道疾病。2010年,对我国43个城市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哮喘患病率较十年前明显增长,已达7%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医学统计表明,哮喘患者中,60%以上在12岁之前发病,80%以上又在秋末时节发病或复发。
      专家介绍,哮喘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儿童和老人为多见。秋季,由于合适的气温和湿度,室内尘螨大量繁殖,空气中的致敏成分明显增加,哮喘患者气道内过敏性炎症会由此而加重,使得患者气道处于十分敏感的高反应状态。到了秋末冬初,虽然气温骤然下降,尘螨大量死亡,空气中致敏成分逐渐减少,但气道内的炎症及高反应状态的消退仍需要很长时间。尤其到深秋时节,气温、气压、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昼夜温差悬殊,加之小孩和老人体质较弱,一旦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就容易伤风感冒,引起哮喘发作。
    “重治轻防”走入误区
      哮喘具有长期性、难治性的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临床医生指出,很多哮喘患者对病症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导致哮喘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使病情加重。比如,患有哮喘的老年人防治方法过于简单,开些药缓解症状后便置之不理,如此会加重以后的哮喘症状。患有哮喘的儿童问题就更多了,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出现打喷嚏或咳嗽,往往以为是感冒,于是给孩子吃些感冒药或消炎药应对。还有的家长觉得哮喘不需要治疗,孩子长大了体质增强了就会痊愈。尽管小孩哮喘约有60%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可以自愈,但还有40%左右的患儿是不能自愈的,他们成年后,就是一个典型的哮喘病患者。
      专家表示,哮喘这种“咳不死、治不好”的慢性疾病,虽是世界性医学难题,但国际上早有共识,该病可控。但由于大众普遍缺乏正确认识,不少患者的诊治还不规范,常常造成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且我国还有重治轻防的观念,所以目前约3000万的哮喘患者中,能获得规范化治疗的人数不足5%,不少哮喘患者因治疗不当,病情反复,肺功能越来越差,甚至急性发作导致死亡。
    规范治疗哮喘可控
      许多患者对哮喘的规范治疗缺乏了解,缺少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影响治疗的疗效。专家表示,尽管哮喘无法完全治愈,但不论哪种程度的哮喘,均可得到有效控制。一方面,哮喘患者最好找专科医生,让他们帮助控制哮喘。就诊时,医生还要确定不存在其他喘息诱因。另一方面,除与医生配合之外,自己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控制哮喘,如找出哮喘诱发因素,并把它们从生活中彻底清除出去。此外,哮喘患者千万要重视平时的生活调适: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冬季天气寒冷,患者要多穿衣服,坚持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其次要防止呼吸道感染,因为每一次感冒都会诱使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加重原有病情。另外,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经常开窗通风,以确保室内空气洁净新鲜;外出时防止烟雾、粉尘等有害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饮食方面,一般主张少食多餐,饮食宜清淡,并且在缓解期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麦翠如
    相关链接
    哮喘治疗中常见误区
      误区一:支气管哮喘可以根治
      据目前医疗条件,支气管哮喘还不能完全根治。但是,长期有效的治疗可使绝大部分病人能够正常生活工作。
      误区二:支气管哮喘发作时需用抗生素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与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炎症不同,因此,抗生素对哮喘症状无缓解,应使用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或β2受体激动剂等。但是,若哮喘发作合并气道细菌感染,即应酌情合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误区三:使用吸入激素会有依赖性
      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仍然是中重度哮喘发作治疗的有效而安全的首选药物,其局部作用、全身副反应少,长期使用,仍然利大于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