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让普法春风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法制宣传教育是深入推进“法制浙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而农业普法工作更是一项惠及千万农户的民生工程。近日,《浙江省农业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该《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它有何新特点、新要求?我省将如何保障《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记者专访了省农业厅政法处有关负责人。
  记者:我省农业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省农业厅政法处: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利实施我省“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保障。
  农业普法工作是我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省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在《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中特别指出,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和广大农民的现实需求,广泛开展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为此,省农业厅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农业系统实际,起草了《浙江省农业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
  记者:我省农业系统“六五”普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省农业厅政法处:“六五”普法期间,我省农业普法工作将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两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按照建设“法治浙江”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推动科学发展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与农业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促进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提高农业依法行政水平,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为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和谐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记者:《规划》对我省农业系统“六五”普法工作提出了哪些工作原则?
  省农业厅政法处:“六五”普法期间,我省农业普法工作要做到六个“坚持”。首先,要坚持围绕“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服务保障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着眼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以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宣传重点,以人为本加强法制宣传,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区分不同地区、不同对象,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增强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农业法制宣传教育与农业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农业依法治理,切实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提升农业依法行政水平。
  五是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积极适应新时期农民群众对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推动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创新、手段创新。
  六是要坚持立足农业,突出特色。始终坚持从农业农村工作出发,着重学习宣传农业法律法规,突出农业普法内容、对象,采取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彰显农业普法工作特点、亮点。
  记者:为做好农业系统“六五”普法工作,我省将有哪些保障措施?
  省农业厅政法处:“六五”普法期间,我省将从五大方面保障农业普法工作有效有序开展。首先是加强领导,建立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综合协调、指导督促,并分解规划任务,落实普法责任;其次是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一些参与性强、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强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加强队伍和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普法工作队伍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资源;四是落实经费保障,将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五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农业普法规划实施情况的年度考核、阶段性检查和专项督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