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3日,省智障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内洋溢着浓浓的爱意。为庆祝第二十个“国际残疾人日”,省残联在此举办“大爱传承·共享阳光”浙江省庆祝第二十次“国际残疾人日”暨全面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成果展示活动,本届活动主题是“创造一个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更加美好的世界”。
残疾儿童康复治疗是一项抢救性工作。据了解,我省0-6岁残疾儿童共有4.37万人,且数量还在逐年增加。为让残疾儿童及时得到抢救性康复,去年,我省首次组织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其中包括了为0-6周岁贫困聋儿、脑瘫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为1—6周岁贫困聋儿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手术及术后康复训练等项目。今年,省政府更是把启动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列入了为民办实事工程,实施范围从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扩大到了非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抢救性康复全覆盖。项目实施两年来,我省共有5355人次得到抢救性康复,其中283名聋儿做了免费人工耳蜗手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符合人工耳蜗手术条件的聋儿发现一例、手术一例、康复一例。
图为活动现场,获得康复治疗的孩子们在表演歌舞节目。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