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高成本挡了他们脱贫路

  “种药材收益好些,但大部分人家种不起。”伴随着一声叹息,甘肃省榆中县贡井乡贡井村村支书范世恒说道:“在我们这样的干旱山区,脱贫成本太高了。”
  贡井乡人均耕地面积6亩,但是丰富的土地资源未能给农民带来丰厚收益,水资源的缺乏是导致贫困的首要原因,再加上山大沟深,交通也不便利。今年,这个乡再一次“习惯性”遭遇干旱,小麦基本绝收。
  当地政府也在积极谋划发展适宜当地的农业产业,发现还是甘草等中药材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抗旱效果好,而且中药材收益高,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
  喜的是找到了脱贫产业,忧的却是好不容易找到的脱贫产业推广不起来。农民和政府都意识到种植中药材收益好,无奈很多贫困户种不起。贡井乡党委副书记魏立荣说:“种植甘草等中药材,一次性投入就达1000元至1500元,且三年才能见效益。对于贫困户而言,不说一户种上10来亩,就是种几亩都种不起。”“政府的扶贫资金是有限的,贫困户贷款也不太现实,我们现在的做法是扶持大户,建立合作社来带动贫困户。”魏立荣说。
  贡井乡做法的效果如何,还需要实践来检验。在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如何更好地帮助贫困农户迈过脱贫高门槛,仍急需更高层级政府助力,给予更多关注,并转换发展思路。
(摘自《经济参考报》 2011年10月2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