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免耕覆草(膜)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本、产量高、减少农药化肥用量等优点。目前比较成功的方法是行条状覆盖,一般1亩稻草即可覆盖1亩马铃薯。该技术与薄膜覆盖相结,可达到提早收获,提高效益的目的。
前期准备。地膜覆盖促早栽培的,播种期应在12月下旬。选择耕层深厚、排灌良好的砂性或壤土型稻田,播前7天用草甘磷喷雾除草,填平较大较深的脚坑。
种薯处理。采用早熟高产品种,如“东农303”、“中薯3号”等。选无病虫、无冻害薯块,根据萌芽的分布及薯块的大小,将种薯切成2-4块,每块至少保留一个健壮芽,用草木灰拌种,以防切口感染。
下种施肥。用石灰或锄头按连沟1.5米划出畦块,按大行距20—25厘米、小行距10厘米、株距20—25厘米播种,每畦播6行,亩播6500穴,或每畦4行,亩播5500穴左右,亩用种量125—150公斤。将种薯直接放在土表,并轻压使种薯与土壤紧密接触,以利生根出苗。有条件的每亩可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并用三元复合肥50公斤在两穴之间撮施,不要与种薯接触。如全部采用化肥的,用量可提高到75公斤左右。
盖草覆土。采用条状覆盖,方向与畦平行,根部和顶部相接,并且覆盖均匀不留空隙,稻草厚度在8—10厘米,覆盖厚度不够,会造成青薯,过厚则影响出苗。盖后开沟,并将泥土敲碎后,压在稻草上,以防稻草被风吹开。开沟时可能由于天气的影响,土块较大,应及时敲碎,均匀压在稻草上,防止影响出苗。
田间管理。播种完毕后,基本上可不用管理,至1月下旬,于盖膜前用扑草净或嗪草酮喷雾一次以防杂草,然后盖上地膜,双膜栽培的同时盖上小拱棚膜。2月下旬待出苗后即可破膜引苗。出苗后要注意天气变化,一般随气温的升高,双棚覆盖的要做好白天揭膜通风,以防高温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