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农作

大棚茄子——水稻

  •   一、设施应用方式
      大棚茄子越冬栽培是应用多层覆盖保温技术,选用耐低温、耐弱光的茄子品种,在早秋播种,秋末移栽大田定植,冬季采用钢管大棚或钢—竹混合结构大棚进行增温保温,实行越冬栽培;利用“辐射、对流、传导”的热交换科学原理,采用覆盖三层多功能无滴专用膜和一层普通地膜,形成“三棚四膜”(大棚+中棚+中拱棚,大棚膜+中棚膜+中拱棚膜+地膜)多层覆盖的保温技术,把大棚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个上下分隔的子空间,隔绝大棚内空气的上下对流和传导,减少空气对流、传导等造成的热量散失,保障冬季大棚茄子不受冻害,实现茄子安全越冬和提早上市的目的。
      二、栽培技术要点
      稻—茄水旱轮作栽培模式的基本流程为:8月下旬利用苗床播种育苗,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移栽到营养钵培育,10底至11月初定植到大棚内;大棚采用“三棚四膜”结构,进行增温保温,12月中旬至12月底可陆续采收上市,直至6月中旬;尔后拆除大棚,准备种植水稻。水稻于5月底播种,6月底移栽,10月底收割,收割后搭大棚,又开始种植下一季越冬茄子。
      1.大棚茄子越冬栽培技术
    (1)大棚温、湿度调控:做好保温防冻工作是保证大棚茄子越冬栽培最为关键的一个技术要点。管理过程中仔细检查“三棚四膜”是否完全密闭,严防漏风冻苗。当白天棚内气温达到30℃以上时,适当进行通风,促进棚内空气流通,降低湿度;但要及时封棚,以保晚间棚内最低气温不低于5℃。(2)栽培管理:①整枝打叶:在门茄坐果后,将门茄以下的侧枝全部摘除。并视生长情况摘除黄叶、病叶和老叶等,以提高植株间通风透光率,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坐果率,防止果实着地弯曲。但应防止打叶过多而影响植株光合产物的积累而降低产量。原则上打叶部位要略滞后于果实采收部位,即平时在采收的果实以下适当保留1-2张叶片。②保花保果:常用“2,4-D”加“九二○”点花。在花初开时,用毛笔蘸药液涂花柄,浓度为防落素25毫克/公斤加“九二○”40毫克/公斤,不能重复,不得沾到茎、叶、芽等部位,以晴天上午9时或傍晚处理最佳。
      (3)病虫防治:大棚茄子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枯萎病等,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枯萎病可用75%乙霉威·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冬季防病,特别是在连续阴雨天,提倡使用烟熏剂防病,以减少大棚内湿度。
      2.单季晚稻栽培技术
      (1)品种选用:选择高产抗倒伏耐肥品种,以杂交粳稻品种为主,如“秀优5号”、“加优1号”。
      (2)肥水管理:施肥量注意要比“油—稻”或“麦—稻”栽培田块减少20%—30%;返青发棵期以尿素为主,亩用量控制在5—7.5公斤;7月20日前后施促花肥,亩施45%三元复合肥10公斤左右;8月8日前后施保花肥,亩施45%三元复合肥5—7.5公斤。 长 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