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寒门出贵子,要闯多少关?

  日前,一位有15年教龄的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多来自富裕家庭,“这个时代寒门难出贵子!”该帖引发了网友共鸣,点击率已达40多万次,还有不少网站转载。
  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农村教师资源的匮乏、教师生存环境的恶劣,让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孩子,站到了比城里孩子低得多的起跑线上。即便寒门子弟埋头苦读,大学之门也并非向他们公平地敞开。每年上万元学费的大学屡见不鲜,对穷苦家庭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对“寒门出贵子”最直白的理解是,“越穷的人家越容易出人才”。这个观点强调的是穷人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身份,懂得知识改变命运。但在努力程度近似、智慧相同的条件下,名师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贵子”的几率,显然要大于穷困学生。
  现在,寒门学子在重点高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这背后隐藏着多少寒门子弟的无奈、悲观与失望。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展开了实力悬殊的闯关,但从求学到升学,从毕业到就职,中间无数道关口,任何一道都可能让他们梦碎。在这个背景下,就不难明白,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有着多么沉甸甸的分量。
  (摘自《新京报》韩浩月/文2011年8月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