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七色土

  □生活时空/□缪士毅
粽文化品趣
  “诸闹渔歌响,风和解粽香。”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古往今来,粽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别有情趣的粽文化。
  粽子诗:粽子又称角黍,是我国传统的美食,历代文人雅士对粽子多有吟咏。唐代诗人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道出了粽子的形状和味道。宋代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道出了那时已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写尽了火腿粽子的妙处。
  粽子联:每逢端午,民间不时会请人撰写一些嵌“粽”字的对联,如:“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包粽子,举国欢宴亲友;赛龙舟,把酒吟讨慰圣贤”。这些对联形象生动,烘托了节日的氛围。
  粽子俗:在古代,粽子不单是“纪念美食”,也寓吉庆之意。民间有将粽子当结婚礼送的风俗,象征“种子”,寄寓早得贵子;也有用作考生贺礼,但粽子特做成笔形,寓意“必中”,以讨个吉利。
  粽子节:近年来,我国分别在我省的嘉兴、湖州,湖南汩罗、江苏无锡等地举办粽子文化节,主题是“弘扬端午民族文化、发展现代粽子产业”、“展粽子风采、与世界约会”、“民族寻根”等。在粽子文化节期间,常开展包粽子表演、百粽宴、粽子文化论坛等活动,以更好地展示粽文化魅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