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旅美作家回国后,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他驾车经过德克萨斯州,在一个没有服务站的路段,车子出了故障,无法启动了。他报了警,很快来了两辆警车。两位警察打开了故障车的引擎盖,调试了一番,车子仍然无法启动。警察指指两辆警车,对他说:“你看看喜欢哪辆车,可以开走一辆。最后作家挑了一辆警用标志不是很明显的车,驾着它继续前行。而他的车,警察将负责拖到修理厂,等他归程时再来取。
作家为这件事感动极了,我也感动极了。但后来一想,这事放到一个以纳税人唯上的国度,其实并不见得有什么好感动。对于警察而言,为司机提供便利,应是他的职责所在。
有个打工仔十多年前来到一个城市,打工无着,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一家小店的老板娘给了他一碗饭。十多年后,他在这个城市站稳了脚跟,于是他走上了寻找恩人的道路。这个故事挺感人的。但后来一想,这位打工者的感动让人有些尴尬。打工者说,当年他为了讨口饭吃,跑了很多小店,没有一家愿意。而这位小店的老板娘却同意了,老板娘好像给他的是一碗剩饭,但就是这碗饭让他感知了一个城市的温暖。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一个人流落街头,讨了大半天,才得到一碗剩饭,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每天帮一家水店送水,有一天在我住的那幢楼的三楼摔倒了,坐在那里流泪。原来老人的儿子得了重病,付不出医药费。老人背一桶水可以赚1元钱,一天可以背30桶,每天赚30元左右,这样能解决儿子一天的医药费。
这些故事都让我很感动,但在感动之外,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生活得好好的,快乐的,困难时能得到帮助;饥饿时能吃到热饭;疾病降临时能得到治疗;年老时能安享晚年……
这个要求,其实并不高。
(摘自《杂文报》陆勇强/文 2011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