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在大城市普遍面临超载的背景下,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正在逐渐成为承载农村人口市民化的主渠道。“以小城镇作为城乡统筹的真正抓手,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统揽作用。”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说。但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政策、资源要素向大城市过度倾斜,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越到基层越呈递减趋势,由此让小城镇建设遭遇诸多瓶颈。“最大的瓶颈在于社会保障,小城镇与大城市有明显差距,甚至小城镇之间发展程度也不均等。”江苏省射阳县农工办政策研究科科长毛庆华说,“在政策扶持方面,目前国家好多资金、项目主要流向大城市。相对来说,小城镇比较弱势。相应的政策要少得多。”
此外,目前小城镇产业聚集水平不高,吸引投资能力较弱,导致各城镇产业类型千篇一律,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没有产业的聚集,小城镇发展不可能具备充足的财源,二、三产业也不可能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城镇人口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很多大城市目前正在进行产业转移,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抓住机会,承接这个转移,给农民工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这是今后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摘自《半月谈》2011年第2期 张展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