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发展布局

  根据我省渔业资源的区域特点、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十二五”渔业发展实施“三圈两翼”的总体空间布局。“三圈”指环杭州湾产业圈、甬舟产业圈、温台产业圈,定位为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功能区。“两翼”指东部沿海资源养护翼、西南山区生态保护翼,形成东部沿海渔业蓝色屏障和西南部山区渔业绿色屏障,定位为资源养护和生态保护功能区。
环杭州湾产业圈
  区域范围:杭、嘉、湖、绍等内陆地区,是我省淡水渔业主要集聚地,拥有比较完善的产业基础。
  功能定位:全省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区、淡水水产品加工出口区和都市型休闲渔业区。
甬舟产业圈
  区域范围:舟山及宁波沿海地区,是我省重点海洋渔区,具有较强的综合生产能力。
  功能定位:全省最大的渔港经济区、海洋捕捞产业区、海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区、远洋渔业集聚区,海水高效养殖区。
温台产业圈
  区域范围:温州、台州地区,是我省综合渔区,具有较强的渔业增长潜力。
  功能定位:海水集约化养殖示范区,海洋捕捞产业集聚区,海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区。
西南山区生态保护翼
  区域范围:金衢丽地区和温台山区。
  功能定位:保护水域环境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相结合,构建西南部山区渔业绿色屏障。
东部沿海资源养护翼
  区域范围:甬舟温台海域。
  功能定位:保护、修复海洋资源、生态环境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相结合,构建东部沿海渔业蓝色屏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