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部的调查,在现有的8700多家种子企业中,有30%的种子企业存在侵权违法行为。
在违法违规行为中,以玉米种子侵权最为严重。“郑单958”和“先玉335”是目前在国内玉米种子市场销售最多的两大品种,但有超过一半的都是仿冒品种。
种子侵权行为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套牌,即以A品种冒充B品种的行为;二是假冒,包括以非种子冒充种子,以未审定的品种冒充已审定的品种,使种子真实种类、品种和产地等属性与标签标注内容不符的主观故意行为;三是侵权,即擅自制售他人品种权种子的行为。这三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正规种子企业的发展。
(摘自《新农村商报》 姚宗/文 2010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