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即在浦东的地标性建筑——金茂大厦里卖出去了。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CCBOT)董事长费建表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工作。费建所做的事情,就是通过CCBOT这个系统,把全国主要的农产品,嫁接到作为金融中心的大上海的资本市场中。
今年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启动了“百县百品”工程,将从我国上千个县(市)的农产品中挑选出百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易于全国流通的农产品,通过上海市大宗农产品的交易平台进行现货流通。它参照证券市场企业股权上市的方式,所有的买卖信息集中在CCBOT平台实时显示,给生产者与消费者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
来自甘肃的“静宁苹果”,首先登陆CCBOT的电子交易系统。静宁苹果没有在CCBOT上市以前,跑市场几乎是一对一的交流,主动权在经销商的手里,农民与合作社总是处于劣势地位,压价、压款现象十分突出。如今,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关注“静宁苹果”,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通过网络定购和来产地联系订货的总量就达6000多吨,是去年总订货量的4倍,而且价格一路走高,每公斤达到了8.6元,高于以往价格40%以上。
专家认为,通过“百县百品”工程,可以指导特色产区的农民种植,打破长期困扰广大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魔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销定产”。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赵飞飞/文 2010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