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相比二季度,市场对实体经济增长过快下滑的担忧有所减退,当前中国经济正呈现出明显的趋稳迹象,但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忽视。
这份题为“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报告指出,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四方面:一是主要经济体将进一步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引发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升。二是当前的货币信贷环境仍较为宽松。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M1(狭义货币供应)增速已连续9个月接近或超过30%,前期货币信贷高增长的时滞效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三是明年粮价存在较大上涨压力。四是收入分配改革和资源价格改革可能推高明年的物价。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起步的背景下,物价增长已经到了3%,而且通胀压力不小,全球美元的泛滥、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以及越来越高的成本等众多因素也将推动物价上涨。
连平建议,对于未来价格的监测预警要更为及时,而且要扩大监测的范围,加大力度监控,监管交易行为,要严惩那些囤积商品、串通涨价的行为。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王宇等/文 2010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