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1974年,中国代表团重返亚运舞台

  中国代表团首次出现在亚运会上可以追溯到1951年举行的首届亚运会,但当时以吴学谦为团长的那个“代表团”只是体育观摩团。中国代表团真正首次参加亚运会的比赛,是在1974年的第7届亚运会——伊朗德黑兰亚运会。
代表团来到伊朗“花城”
  第7届亚运会于1974年9月1日至16日在伊朗首都“鲜花城市”德黑兰举行,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100名运动员参加了16项比赛的角逐,规模为前7届之最。正是在伊朗等国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在1973年恢复了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地位,得以参加1974年的第7届亚运会。
  这是新中国建国后首次参加的亚洲最大型国际综合性赛事,全国上下都特别重视,作为中央当时主管体育工作的领导,邓小平同志希望中国代表团既能获得好成绩,也能进一步巩固与友好国家的友谊。最终首次参加亚运会的中国代表团由曾在中美乒乓外交中表现优异的赵正洪少将任团长,269人的代表团参加了14个项目的比赛,以33金64银27铜的成绩列团体总分第3。
旗手回忆当开幕式
  作为1974年第七届亚运会的旗手,今年64岁的张大维对当年的经历记忆犹新:开幕式上,他手擎五星红旗、雄赳赳走在中国代表团最前列。“尽管当时的政治氛围还比较紧张,但中国代表团还是得到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欢呼声。”“我们是迈着正步通过主席台的,男选手身穿笔挺的中山装制服,女选手穿的是有点儿旗袍样式的连衣裙,也很得体。大家都精神抖擞,就是要展现出中国选手良好的风貌。”
  如今,谁是代表团旗手已成为开幕式上的一大悬念,而在张大维时代,他在开幕前两个月就获知了自己的光荣使命。当年的张大维是中国男篮主力队员,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球技出众。为了在开幕式上展现中国健儿的风采,不仅是张大维,所有参赛队都在训练之余踢正步、走队形。“整整练了两个多月,队里还专门请来了军代表进行指导、纠正动作。”“那时我们外事纪律非常严格,刚进村时中国选手都比较拘谨。不过在那种欢快的氛围中,各国选手彼此间的友好自然而然地就表现出来了。”
  张大维记得,中国代表团特别用专机从国内带来许多食品,有罐头、咸菜、花生、糖果等等,一部分是给离不开中餐的中国选手增加补给,还有一部分是用来招待其他国家代表团。“我们还带来不少纪念品,丝巾、刺绣之类的特别受欢迎,大家抢着要。”张大维说,他珍藏着许多在德黑兰收获的礼物,有队旗、纪念章、运动服等等。
勇夺中国代表团亚运首金
  中国运动员在该届亚运会上第一次展现了体育强国的实力:射击运动员苏之渤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首枚亚运会金牌;中国女射手李亚敏以555环的成绩一举打破女子标准手枪25米60发射击的世界纪录,成为该届亚运会唯一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中国跳水队包揽4金;中国代表团还拿下7枚乒乓球金牌中的6枚,羽毛球7金中的5金;中国体操健儿一举击败了强大的日本队,夺得全部14枚金牌中的8枚。中国体操队在亚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就是男团金牌,自此以后的每届亚运会,体操男团和女团的金牌均落入中国队囊中,至今从未旁落。
  中国的体育外交在第7届亚运会上获得了重大胜利,各国纷纷表示支持尽快恢复中国在奥委会上的合法地位,自此之后,中国体育开始全面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摘自《广州日报》 周婉琪/文 2010年8月1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