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中外资本对撼粮食产业链

  目前,从小麦、大豆到大米,外资正加紧挤占中国粮食市场。往年的江西秋粮市场上,国企六成,民企四成。但今年形势大变,国际粮食巨头益海嘉里强势参战。
  据介绍,益海嘉里已经在江西建了一个日加工大米600吨的大米加工厂,远期要达到1200吨大米的能力,并将主要的目标定在了中晚稻的收购上。
  和此前北方小麦收购形势相同,外资粮食企业大多开秤早、出价高,收购较为活跃。而国有粮食企业执行国家政策稳定粮价,认为早稻价格过高不愿收。
  据此,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实力雄厚、嗅觉灵敏的外资粮商,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民营加工企业或将生存艰难。
  整体而言,随着2008年开始的WTO关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结束,国外粮企巨头纷纷抢滩中国粮食市场。国际粮商们经营的领域广产业链长而庞杂——上至贷款、种子化肥销售,中间到仓储、物流设施的经营,产品的加工销售,下到国际粮油贸易,无不涉猎。
  如今,困境中的一些民营企业也对此有了认识。今年3月份,在江西粮食主产区和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集中的新干县,海珠米业有限公司联合其他6家粮食加工企业,成立了一家加工稻谷能力达到30万吨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集团。将“一条龙”从事稻谷收购、加工、物流和市场销售各个环节的经营。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金微等/文 2010年10月1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