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谈橘色变”不再 柑橘行情转好

  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日前相继发现的“带蛆柑橘”,令部分消费者“谈橘色变”。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信息部主任沙立勋表示,公众对这一现象大可不必恐慌。农产品受病虫害和微生物感染不可避免,这种情况也仅发生在小部分地区,而且“蛆橘”对人体健康并不会造成危害。
  目前对北京、云南等地的调查中也发现,这些地区并没有出现“蛆橘”,柑橘销售量和价格仍保持平稳。
  据了解,今年柑橘产量总体下降,江西、广东、重庆、浙江等全国9个柑橘主产区,一半以上省份产量下降,仅个别省份产量增加,还有些省份产量和去年持平。
  柑橘减产一方面受到春寒天气影响,另外与前两年柑橘产量增加,树体消耗较大有关。此外,前几年柑橘产量增加过快,市场销售压力加大,果农增产不增收,影响果农管理和投入的积极性,这也是柑橘减产的原因之一。“不过,从今年的形势看,往年‘卖难’烂果的困境将不再出现,农户基本可以坐等商贩上门收购,不必愁卖。”沙立勋说,目前柑橘已出现价格上涨趋势,涨幅在20%-30%,去年产地收购价0.8元/公斤,今年可达1.2元/公斤。
  业内专家提醒,广大柑橘农户不要盲目惜售,应随行就市,若捂着不卖,一旦遇到恶劣天气可能会影响销售。另外,经销商也不要跟风抬价竞购,应按质论价,要充分认识到高价会抑制消费而带来的市场风险。
  摘自《新农村商报》 于春美/文 2010年10月2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