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7版:农业两区建设特刊

科技服务

园区建设的辐射链

  “两区”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更离不开科技推广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我省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投入到“两区”建设的热潮中。
  吴增琪是仙居县农业局的粮食产业首席专家,他告诉记者,自从实行农业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分级分项目对口联系制度后,他隔三差五就跑到台州稻香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指导基地的生产,筹划合作社与公司的生产销售和发展。局里规定农技人员每年下乡80天以上,可老吴的实际下乡天数远远超过这些天。老吴说,种植有机稻米和绿色稻米能使每亩粮田增收300元左右,但其生产要求比较严格,稻米品种的选择、生产基地的选址、有机肥源的提供都要经过精心挑选和试验示范。
  据介绍,为了推进园区建设,仙居县聘请了省里的专家和县农业“三位一体”首席专家、县人才协会的科研人才作为相关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顾问,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在农业示范园区内全面推行技术派驻和技术承包制度,为园区提供规划、品种、标准技术、投入品使用、疾病防治、质量监管、农业品牌“七统一”服务,做到一个主导产业,依托一批专家,带领一班农技人员,建立一个研发基地,努力提升园区的标准化水平。
  在湖州市吴兴区,一种“农技推广联盟+首席专家+教授基地+示范园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联盟颇有新意。据了解,该区已建立瓜果、蔬菜、玉米、特种水产、优质粮油等6个产业分联盟,特聘浙大等农科院所专家教授作为产业技术领衔,开展优质种子种苗引进、先进适应技术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示范、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等,目前当地“两区”中已引进水稻、果蔬、玉米等新品种30余个,培训技术人员900多人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