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俞廷尚)8月27日,第三期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在杭州举行,浙大教授徐旭初、中国水稻所研究员金千瑜等专家带来的《国内外合作社发展情况》、《机插水稻肥水运筹技术》等专题讲座,让来自全省各地的150位农机合作社“掌门人”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知识大餐。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在开班仪式上讲话。
据省农机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为提高农机合作社“掌门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去年开始,我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开始免费轮训,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期,共培训300人,取得了明显效果。2009年以来,由于我省新成立了300多家农机合作社,省农机管理局特意为其中150家合作社的理事长,举办了第3期培训班。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到今年上半年,总数已达763家,合作社社员14309人,资产总额达9.46亿元,共拥有各类农业机械2.24万台(套),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着组织结构松散、盈余分配随意、服务范围和盈利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赵兴泉表示,对农机合作社“掌门人”进行培训,是规范农机合作社管理、提升合作社经营能力的有益尝试,有利于合作社负责人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通过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来带领和影响其他社员,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市场品牌。赵兴泉说,在合作社运作中,要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提高自我造血功能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实现联合与合作来做大做强;在经营方面,要克服当前主要集中服务粮食生产的现状,把服务范围扩展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在加工、销售、维修等环节,形成一条龙全程化服务,在拓宽服务范围中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