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产品成买方市场已成定局,这给传统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当前各地正如火如荼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严峻考验,以致于许多地方的农民开始为“种什么”与“种多少”而犯愁。要解决这一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必须从市场经济规律入手,搞好农业内部的资本运营。
那么,如何搞好资本运营呢?一批农民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多的收益;充分利用季节性或者地域性的价格差,去找准市场的卖点,头脑注入科技的成份,结果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个人,但要素的组合效应却非同小可,嫁接、配方施肥、无土移栽等技术使得“黄土”变成了“黄金”。
当然,在农民占80%以上的中国农村全面推开资本运营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但只要以人为本,注意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到知识、信息、科技等软件与土地、劳动工具等硬件有机结合,资本运营这棵“摇钱树”一定能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开花结果。
(摘自《安徽日报》 钱续坤/文 201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