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人物写真

他当上“温情中转站”站长

——记磐安邮政局乡邮员朱国华

  •   本报记者 陈小平 实习生 葛雯斐
      “国华,帮我缴下电话费吧。”陈有福一早就等在朱国华每天的必经之路旁,请他帮忙代缴电话费。“我们村离乡政府所在地比较远,去寄次信、拿个包裹,来回就要好几个小时,有时候半天都耽搁在路上。现在国华帮我们代发邮件、代取汇款、代缴话费,就像山上的流动邮局,帮我们节约了不少时间!”
      这个被村民亲切的称为“山上的流动邮局”的人,就是磐安县邮政局高二乡邮政投递员朱国华。今年已经是他做乡邮员的第14个年头了,每天他都奔波在30余公里的崎岖山路上,为全乡13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4000余位村民服务。
      朱国华是个不善言辞、性格内向的人,但他与邮路上乡亲们的关系却非常好。十几年来,他义务当起了山里山外的联络员,是个名副其实的“中转站站长”。谁家缺化肥、少种子甚至是买药、买杂物,只要拿得动,他都会给村民捎来。
      他提供的不仅是物资的中转,还包括了亲情的中转。村民子女在学校住校读书,他替村民带点好吃的送去;外嫁的女儿,工作太忙很久没回娘家,会让他带点营养品回去,帮忙看看家中父母身体是否安康;村里的老人想念在外打工的孩子,就让朱国华代写封信寄去……“去乡政府拿低保补助要走很长一段山路,我是个残疾人,对我来说那段山路实在不好走。小朱知道这个情况后,每次都主动帮我下山领钱,从不抱怨。”北坑村的低保户李根水说起朱国华,赞赏有加。不仅如此,2008年朱国华还与高二乡下陈村的鳏寡老人张美英结成对子,在投递途中经常去看望这位老人,看看老人有什么需求,老人家里的脏活累活也都被他包下了。周围的村民说,虽然他不是张美英老人的亲人,但比亲人都做得多,做得好。
      乡邮员的工作是平凡的,但不平凡的是朱国华在邮路上建起了一座传递亲情的桥梁,一个便民服务站。2008年,他所投递的邮路被磐安县邮政局评为“爱心邮路”,2009年他还被评为“十大感动磐安人物”。
    朱国华(左一)
    NO.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