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培育农业主体 服务现代农业

我省农广校要招6000新生

  本报讯 (记者 袁卫)为着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业主体,6月8日,省农业厅在杭州召开全省农广校招生工作会议,副厅长冯一鹤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目前我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27年,全省509.66万农业从业人员中,文盲占15.2%,小学占55.8%,初中占26.0%,高中及以上仅占3%。相对偏低的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已经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记者了解到,2009年,全省农广校系统紧紧围绕“六大提升行动”,特别是“主体提升行动”,开设了种植、养殖、林业、畜牧兽医、动物卫生防疫等14个种养专业及农村经济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能源、会计等10个涉农专业,招生工作呈现出了人数创历史新高、覆盖面不断拓宽、与“三农”的联系更加紧密等特点。据统计,2009年全省农广校共招收中专新生6253名,比2008年增加1428名,涉及68个县(市、区);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办学招生数达到1413人。省农广校被中央农广校授予全国广播电视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会议对今年的农广校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继续实施以农业种养专业为主的招生计划,力争全省招收中专学历新生5000名,与浙江大学等高校的联合办学招收本(专)科生1000名,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