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园最抢眼的是中国馆,而山西晋南的花馍“中国馆”,一亮相中国元素宝钢大舞台非遗展示区,同样吸引大批中外游客眼球。栩栩如生的花馍造型,几近乱真的四季花瓣,令游客对“妈妈艺术”啧啧称奇。
据悉,这只融入世博元素的花馍,出自山西闻喜县65岁农民董巧兰之手。花馍层层相叠,每一层都蕴涵中国元素。根基周围的花馍,寓意各个民族紧密团结;上层的13只花馍代表13亿中国人。在层层花馍中间,是代表一年一月的12花卉,如金秋九月的黄菊;再往上是12生肖。据悉,为向世博山西活动周献上厚礼,董巧兰携女儿日夜赶制了5天,花馍直径70厘米、高35厘米、重为13.6公斤,笑容可掬的海宝及世博会标花馍,形象生动且香气扑鼻。
据介绍,山西以种植小麦为主,有“中国面食在山西”之称,在面食中又以馍为主。晋南人将馍吃到极致,那些巧妇们逢年过节,都要挽袖大显身手,谁家媳妇馍做得漂亮,婆家人前人后特别风光。
(摘自《劳动报》陆兰迪/文 2010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