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如今不稀奇,可“海归”农民扎堆的地方您听说过吗?在天津汉沽的杨家泊镇高庄村,已有超过100位农民赴日本务农赚钱。他们为了生计出国,回国后怀揣巨款成功转型,成为地地道道的“海归农民”。
日本进口的农肥喷洒器、荷兰进口的驱虫生物肥皂、先进的电子药残检测仪、笔记本电脑——这不是实验室,而是高庄村“海归农民”的办公室。如今的高庄村成了地地道道的“海归农民”村,他们或是开公司搞农产品物流,或是承包冷库做水产生意。“我们回国后到处找那些在日本使用过的农具,就连在日本穿的农用鞋我们都买不到,最后还是通过在日本的老乡邮回来的。”
“海归农民”刘宗利和李瑞华从日本务农8年回来后,总结了最先进的农业管理经验,斥资400万元在家乡建了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用的是鸡粪或牛粪混合成的农家肥。“这就是在日本学到的,种出来的菜营养高、口感好。”刘宗利说。5月13日上午,刘宗利给即将装车的黄瓜做了一次药残检测,结果几乎达到了国家有机蔬菜的药残标准。这车黄瓜每公斤批发价1.6元。“我们的蔬菜药残标准达到了有机菜标准,卖的是普通菜价。你说我图啥?就图个将在日本听到、见到、干过的事,搬到天津来。这就是我们的理想吧!”
由于他比周边村子种的菜投入高、土地肥,菜贩子都往刘宗利这儿扎堆。“一到出菜的日子,小贩的车准到,他们比谁算得都准。”刘宗利说,“土地就像孩子,多上好肥长得就壮。日本人对土地相当舍得投入,我们认真研究过日本的有机肥成分,居然发现了大量粉碎的对虾皮,投入大得惊人!”
和刘宗利一起管理这个基地的李瑞华说:“日本的蔬菜种植精耕细作,田间地头都能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比方说一箱大白菜装箱前,一定要在里面加一张明白纸,上面注明蔬菜种植者的地址和电话。每一棵白菜上都贴有商标,让消费者放心食用。”(摘自《每日新报》2010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