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5月的内蒙古乌拉特草原,已是牧草返青的季节,放眼望去满目绿色,而现在却是裸露的黄褐色的地表和枯黄的植被,隔10多米就有7到8个老鼠洞。在乌拉特草原生活了40多年的苏雅拉图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老鼠。“要不是前几天进行了大规模的飞机灭鼠行动,大白天都能看到老鼠到处跑,都不敢在草原上骑马了,到处是老鼠的盗洞。”
草原的老鼠品种叫长爪沙鼠,繁殖能力极强,这种鼠在草场上盗洞,挖掘隧道、啃食牧草根茎、堆土掩盖植被,会给原本就很脆弱的草原生态带来更大的破坏。“羊啃食的是草的上部分,老鼠啃食的是草的根部和草籽,那可是灭顶之灾。”苏雅拉图说。“现在老鼠没有了天敌。”在苏亚拉图的记忆中,20年前,自家的草场里不时有狐狸、老鹰、蛇出没,现在你根本见不到这些动物的影子。
数据显示,乌拉特草原已有804万亩发生鼠害,严重危害面积415万亩。截至5月12日,为了灭鼠共出动62架次飞机,完成飞机防治鼠害50万亩。(摘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