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学子俊从哈佛学成归来,我做东请客。
闲聊中,我好奇地问:“你父亲当年用了什么先进的教育方法,把你培养成哈佛博士的?”子俊说:“我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哪懂得什么教育方法。”
“那你就是天生爱学习喽!”子俊摇了摇头,说:“也不是。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暑假,父亲到城里打工,把我带去玩了几天。白天父亲忙,我就一个人在外面闲逛。到了晚上,父亲就带我去城里最豪华的宾馆。”
我大惑不解:“难道是带你去高消费?”“当然不是。”子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父亲只是带我去逛逛,让我见识一下宾馆里彬彬有礼的绅士、高雅的钢琴弹奏、辉煌的吊灯、柔软舒适的真皮沙发。父亲说:‘世间除了我们山沟里的麦田和果树,还有许多富足和美好等待着你去追逐。’”“回乡的前一天,父亲专门带我去了趟机场。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内,我听到了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纽约、东京、法兰克福……父亲说,这些地方有比我们这个城市更高的楼、更多的车、更好的大学。我问父亲这些地方在哪?父亲说,很远,要漂洋过海。我摇头叹息。父亲又说:‘其实也不远,只要你有了足够的知识,也许10年以后,你就可以乘着知识的翅膀到达。’回去以后,我心里有了一个清晰的梦:10年以后到大海的那边去看看。”
我说:“难怪高中时,你对学习总是如饥似渴。”“其实,我也有学不进去和懈怠的时候。晚自习后,我总爱一个人跑到操场上,仰望天空飞过的客机,那里装载着我的梦想。看着看着,我就有了一股飞翔的冲动。”
我恍然大悟,那位文化不高的父亲,用一种朴实的方法赋予了儿子飞翔的欲望。
(摘自《意林》2010年第11期 梦笔生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