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眼下,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简称农业“两区”)建设正在各地热火朝天地展开。从仙居县传来好消息,该县规划了一个面积达13万亩的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力度之大,令人鼓舞。日前,记者前往仙居,切身感受了农业“两区”建设在这片土地上破土、萌芽的蓬勃生机。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一幅宏伟的蓝图
据仙居县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该县以园区化的思路来发展现代农业,已坚持了好几年。今年省里提出建设农业“两区”,进一步明确了他们的发展方向。在其描述下,一幅宏伟的现代农业发展蓝图在记者的脑海里徐徐展开:
从今年起,该县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5万亩旱涝保收、技术先进、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每个功能区面积不少于1000亩;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1个相对集中、连片面积13万亩、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区,区内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中、多功能有机结合、循环清洁生产;建成10个突出某一主导产业、布局集中连片、生产设施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的主导产业示范园;建成10个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农业精品园。
仙居县还根据自身特色,创新发展,以此为契机建设20个示范带动性强、科技成果转化率高、产销衔接密切的科技示范场,每个场的面积在500亩以上。
据估算,这些示范园(区、场)总面积预计在20万亩左右,包涵了杨梅、蔬菜、笋竹两用林、中药材、茶叶、仙居鸡、仙居花猪、淡水鱼等当地主要农业产业,囊括了该县最优质的农业资源。
仙居县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两区”建设,实现良田(地)、良种、良机、良制、良法配套,使园区内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周边地区高20%以上,让园区真正成为高效生态农业样板平台、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集聚平台、农产品精深加工平台、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配送平台和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
几多殷切的期待
仙居县的农业“两区”建设,目前正处在规划编制、建设对象选定过程中,但各方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期待和参与热情已开始显现。
据了解,拟建设的只有10个主导产业示范园和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但各乡镇已申报了33个,参与热情可见一斑。
仙居县青山农林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拥有杨梅核心基地1160亩,以其为主导的老农杨梅专业合作社还有基地700多亩。听说县里现代农业园区正在选择特色精品农业基地,该公司总经理沈文华很激动,他说公司一直打算将基地建设成精品果园,与政府倡导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政府扶持发展精品农业,而我们公司一直主张要站在产业制高点上,生产最好的杨梅,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一定要积极争取。”
台州立方农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萍萍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也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她的猪场现存栏大小母猪250头,5月份开始就可以向养殖户们供应仔猪了。公司有配套的蔬菜、果园700多亩,完全能消纳猪场的排泄物。王萍萍说,养殖场已被纳入了县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政府如果能规划好园区,把农牧结合配套好,就省去了企业很多麻烦,到时工商资本直接去投资就可以了,不用瞻前顾后。
引进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是仙居县近几年一贯的发展思路,甚至被当地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在抓,工商资本也已成为近两年仙居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今,该县已成功签约农业项目70多个,总投资19.3亿元。
仙居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就是希望通过工商资本的注入,建设和发展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场和示范园区,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以此来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率,示范、带动全县农业发展提档次、上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追逐梦想,他们齐心协力
在仙居采访过程中,记者有个深切体会,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之所以能在这片土地上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该县从上到下一以贯之的重视和努力。为了同一个梦想,他们齐心协力。
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该县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县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一把手”作为成员,为推进“两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该县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台湾农民创业园、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仙居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仙居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等政策,对相关支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将支农资金投入重点向园区建设倾斜。
在仙居县城郊的官路镇,副镇长吴相伟告诉记者,在仙居县现代农业综合区规划中,有一个2000亩左右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位于该镇范围内,目前500亩土地已流转完成,有1家农业龙头企业、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0多个大户进驻开发,剩下的1500亩左右土地计划在本月内流转完毕。吴相伟表示,官路镇离县城只有7公里,他们一定要紧紧抓住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这个大好机会,不仅要建设好有机、绿色蔬菜基地,而且要以此带动全镇杨梅、绿色稻米等产业发展,建设城郊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园区是个好事,我们村已经流转了300来亩土地,还有400多亩土地的流转任务,村两委已分头落实了,虽然有少部分村民还有点想法,但大部分村民是支持的。”官路镇萍溪村村支书胡旦康快人快语,花甲之年的他已当了30多年村干部,说起园区建设,热情和干劲丝毫不亚于年轻人,话语间时时流露出对创业的激情。
在20万亩土地上发展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规划,一个令人神往的美丽梦想,也是一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但仙居人用他们的勇气、执着、热情和齐心协力,让这个腾飞之梦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