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世博中国馆内种出超级稻

亩产将达800公斤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三楼,在灯光暗淡的展室一角,一块长得郁郁葱葱的稻田特别引人注目。开始以为是模型,一问,才知道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稻田,是真的稻田。
袁隆平:室内也能种水稻
  这片稻田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箱柜内,面积约10平方米,周围被玻璃罩着,全天都有白炽灯光呵护。高及膝盖的水稻种在白色的椭圆形花盆里,与盆栽鲜花一样,盆里有人工放置的营养土。看上去,这片水稻已经到了抽穗期,长势还很不错。讲解员说,现在水稻应该过了三级或四级分蘖了。
  超级水稻还能在室内生长?面对人们的疑惑,讲解员说,箱柜里有特制的灯光为水稻提供光合作用的能量。“浇水、光照都很有讲究,有一套科学的方法,比如浇水要在每天早晨。”
  据悉,超级水稻是袁隆平从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到一定时期,直接空运到上海世博园的,亩产将达800公斤左右,而现在通常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不过450公斤。超级稻采用了家庭培育的新技术,如果成功,袁隆平就将宣告,农民可以不靠天吃饭了,因为在家里就能种植水稻了。
一小片稻田经数月试验
  把袁隆平的超级水稻田搬进中国馆,真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策展主笔、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表示,中国是稻作文明的发祥地,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最能代表中国的农耕水平,把袁隆平的水稻搬进中国馆,是对我国30年来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展示。但是要把水稻搬进馆里,让它正常生长,却是一道科研难题。甚至有人提出做一片假的水稻田放在馆里。“别看这么一小片稻田,专家们在海南花了八九个月搞试验呢。”葛红兵说。
  葛红兵还透露,就水稻颜色、形态、生长节奏控制和营养液配制问题,专家们开了不下10次会议,这些难题最终都解决了。“现在,我们都盼着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在中国馆里有收成呢。”葛红兵说。
(摘自《深圳晚报》蔡志军/文 2010年5月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