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最大的一个自然特点是缺水。水的开发和利用一直是国与国之间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争端与冲突,核心是土地问题,但土地问题中包含着水资源问题。以色列极端缺水,78%的用水需要流经西岸和戈兰高地的约旦河及其支流晗佐巴尼河来提供。这就是为什么以色列抓住西岸和戈兰高地不放的主要原因之一。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三国争夺幼发拉底河,伊朗、伊拉克争夺阿拉伯河,亦不时发生矛盾和冲突。
阿拉伯国家感到,面对水资源的短缺,既要开源,也要节流。开源的措施一是开发地下水,二是海水淡化。埃及决定,先将尼罗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从现在的40亿立方米增加到75亿立方米,再开发西部和西奈沙漠地带40亿立方米的表层地下水。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国家则投放巨资建立海水淡化厂。现在,沙特日产淡化水5亿加仑,占世界淡化水量的三分之一。科威特每年生产的淡化水占全国用水量的70%以上。
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发展农业,许多阿拉伯国家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在阿联酋,每种植一棵树,仅滴灌所用淡水每年就得花费500美元,植活一棵树总共要花掉1万多美元。
(摘自《看世界》2010年第2期 高秋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