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风情/□柳哲
金华斗牛与金华火腿,被誉为金华双绝!与赫赫有名的西班牙斗牛之人与牛斗不同,金华斗牛是牛与牛斗,被誉为“东方文明斗牛”。
我的忘年交、曹聚仁胞弟曹艺先生,以李鯈为笔名,在1933年5月7日的《申报·自由谈》上,发表过《“逼山”》一文,短短数百字,就把金华斗牛写活了!“时局虽然不太平,谷价虽然日益低落。农村贫穷虽然日甚一日,然而斗牛的场面,还是照旧举行了。金华的斗牛风俗,怕是别处所没有的吧!
每逢初三十三廿三,‘逼山’这条有名的牛中之‘武圣’,被十六个人簇拥着,背上‘令旗’,头上‘题名牌坊’,浑身红花大呢,镗镗的大锣在前面开道。牛亲家牛舅舅提着礼篮随在后面,那种威武实在不减于前清县太爷下乡。
据说‘逼山’是附近八县的无敌大将军,以能连撞名,别的牛遇到它这股连续逼撞的劲儿,莫不大败而逃,好像山岳都会被它逼倒似的。”
……
曹艺先生笔下的金华斗牛情形,不过已是半个多世纪前的旧事了。解放后,它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农村发展日新月异,有着千年历史的金华斗牛风俗,也一一“复活”。
金华斗牛最有名的地方,是在兰溪梅江,故有“金华斗牛出梅江”之说。2008年农历九月十六,我回家探亲,恰逢“白枣斗牛”。我特地赶去一睹斗牛的风采,真是盛况空前!
那天,白枣岗的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黑压压的人群,山顶的白枣庙前,正在演戏,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山坳的水田里,两头披红挂彩的“操牛”,在互相搏斗!两牛相搏,有时平分秋色,难分输赢;有时遍体鳞伤,愈挫愈奋!……
每每看斗牛,我就会想起体育竞技中的柔道、武术等对抗性比赛,其实它们没什么两样,都是竞争搏斗精神的体现!
据说,金华人闯荡江湖,也颇多“牛劲”,往往与耕牛一样,“一犁到底”!这种风格的形成,也许与金华斗牛的耳濡目染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