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凌晨,南兰高速上发生20多辆车追尾的重大事故。谁也没想到,这起车祸却牵出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湖北武汉黄陂区建筑商人孙水林,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民工发工钱,连夜从天津驾车回家,结果一家五口在车祸中不幸遇难。
弟弟孙东林得知哥哥出事,从天津连夜赶到出事地。由于哥哥的后事处理尚需时日,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孙东林和家人商量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
新年不欠旧年薪
孙水林兄弟俩20年来共同信守一个不变的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每年大年三十之前,一定要结清所有工钱。
孙水林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辍学,年仅十几岁就在外干起了木匠活。孙东林也很早就尝到了打工的艰辛。13岁那年他正上初中,暑假期间,他和哥哥在一家建筑工地整整干了11天,却没拿到一分工钱,这种记忆让他刻骨铭心。
1989年,已在建筑工地打工多年的孙水林,带着弟弟孙东林,渐渐地拉起一支建筑队伍,开始承包一些装修工程。凭着自己的口碑,这支队伍由最初的十几名老乡发展到今天最多时工人达200余人。
由于工程款常被项目方拖欠,在孙东林的记忆里,哥哥拿出积蓄垫付工钱的事,不下10余次。1993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年底,孙水林在北京多个工地的工程款都要不到,他四处筹措款项未果,最后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拿出来,先行给农民工垫付了工钱。
2002年前后,孙水林在武汉承包了一项4000平方米的装修工程,连设备带材料共投入95万元,对方时至今日仍欠他们58万元。当年的工钱,孙水林是向弟弟借了7万余元支付的。“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我哥也没欠一分钱工钱。”孙东林说。
“不能让他欠下一笔来生账!”
孙水林一家五口殒命返乡路后,孙东林和工友们从孙水林开的车子的后备厢中,找到了孙水林准备给工友发的26万元工钱。
2月11日,孙东林就带着工友踏上了回家的路。快到家时,孙东林对其中一名工友官敦贵说:“官哥,帮我通知工友,让他们早上过来领工钱!”车上炸开了锅,“老孙的后事还没有处理好,我们怎么能拿这笔工钱呢?”孙东林对他们说了一句话:“哥哥赶回来就是为了发工钱,我不能让他欠下一笔来生账!”
腊月二十九发清工钱
家住黄陂区泡桐王家冲的孙汉波,2月12日清早突然接到工友周文桥的电话:“快来,到孙老板家领钱。”那时,孙汉波已知道孙水林一家出事了。他早就和家人商量好,别人家出了大事,那几千元工钱咋还能要呢?可周文桥说,这笔钱必须得领,他们家20年都不欠别人工钱。
上午8时许,孙汉波骑着摩托车赶到孙水林家,门口已停满了摩托车。楼上,不断有沙哑的哭声飘来,时而低声啜泣,时而号啕大哭。
不少农民工劝慰孙东林说:“你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我们也不着急用钱,要不你把发钱的事缓缓再说。”孙东林回绝了大家的好意,告诉大家“该你们拿的钱,你们就要拿着”。“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我也不知道该发多少钱。你们说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钱!”孙东林说。孙水林携带的26万元现金不够发工钱,加上孙东林从银行取出的6.6万元,还差1万多元没有着落。工友悄声地说,这些钱,等以后再说。
正当孙东林犹豫不决时,他70岁的母亲宋腊梅拨开人群走了进来,手中拿着1万元现金。“东林,把这笔钱拿去给他们发工钱!”
原来,孙母一直悄悄地关心着这事。当她得知还差点钱时,毫不犹豫地拿出养老钱。她不能让儿子背上欠钱的名声。“发钱那天,我心里一直挺乱,心里也沉甸甸的,可当钱发完时,我一下子感觉如释重负……2009年,我们兄弟俩发放工钱300多万元,春节前结清的是部分尾款。现在我可以向所有的人说,我们兄弟俩不欠别人一分钱!”孙东林泪流满面。(摘自《楚天都市报》 2010月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