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浙江畜牧兽医

一个养蜂能手的致富经

  慈溪市龙山镇海甸戎村村民戎伟良,从事养蜂20多年。2009年,他饲养蜜蜂240群,在国内蜂产品市场疲软、价格低廉以及北方气候变化大、流蜜不稳定的情况下,仍生产蜂蜜28.8吨、蜂王浆960公斤、花粉1250公斤,总产值26.5万元,净收入13.5万元,连续9年总产值超过20万元。
  随着经济发展,养蜂外部条件如运输方式、蜜源环境等年年都在变化。为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戎伟良的饲养规模不断调整,饲养技术不断改进,始终保持灵活、高效的大转地饲养模式。
  在选择蜂种过程中,戎伟良经历了引进蜂蜜高产型蜂王、蜂王浆高产型蜂王、引进并选育蜜浆双高产型蜂王三个阶段,并成功实现了生产和市场相结合。他特别注重新蜂王的培育,去年秋末,他专门组织200多个交尾群到四明山进行隔离育种,为培育新一代优质蜂王和翌年生产打下基础。
  除了抓好蜂种、蜂王的培育,戎伟良还积极配合当地蜂业协会,担当科技养蜂示范户和带头人。不论蜂病防治、秋育春繁,还是蜜源场地选择,戎伟良都以过硬的技术赢得了同行的称赞。他善于捕捉信息,大胆创新,深入到偏僻地区,寻求新蜜源基地。2008年以来,他在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乡湾沟林场建立了椴树蜜生产基地,带领5户蜂农的1000多箱蜜蜂,每年七八月份到此采集椴树蜜,每每创下单一蜜源产量新高。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发展,龙山镇很多农户建起温室大棚种草莓,而大棚内缺少自然授粉昆虫,草莓授粉直接受到影响,畸形果较多。在有关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戎伟良把蜜蜂引入大棚为草莓授粉,草莓坐果率提高30%,果形也明显改善,平均每亩纯收入增加2000元左右。蜜蜂授粉技术由此受到了当地草莓种植户的欢迎,迅速得到推广。目前,当地大棚草莓利用蜜蜂授粉推广面已接近100%,有效实现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结合,蜂农与种植户双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