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6年讨薪无果,2009年1月18日,农民工乔大普在陕西西安钟楼以“挂历讨薪”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然而社会舆论并未给他带来任何实质性帮助,一年之后,一分钱没有拿到的乔大普又将自己6年多来的讨薪经历写成了一本3万多字的纪实小说,以期为自己的讨薪带来更多的社会支持。
2010年2月4日下午,记者见到了46岁的四川广元农民工乔大普,在随身带的行李袋中,除了装有去年曾引发媒体广泛关注的那一本挂历之外,还有一沓政府相关部门的红头文件,以及一本他去年4月开始着手写的名叫《我的讨薪奋斗史》的3万字纪实小说。书的封面上印有“前进前进”四个大字,并引用热播电视剧台词写有“不抛弃、不放弃,为讨薪奋斗”的话,在封面右下角是作者乔大普的一段告白:“讨薪,我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因为这次的失败是下次的成功;这次的拒绝是下次的赞同;六年这样走过,未来我继续这样走下去,直到我讨回属于我的钱”。
乔大普并不讳言出书的目的是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我要面对相关政府部门、还要面对欠我钱的公司、同时还要面对被我带出来打工的民工们”,乔大普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社会自己的讨薪历程是如何的艰苦无奈,另外他还想让广大打工的农民工朋友看到这本书。
乔大普介绍,前期他印了50本,打算义卖筹钱,并且还为这本书在近日准备了媒体见面会。
在“挂历讨薪”和“小说讨薪”背后,是乔大普与秦浙公司(全称:陕西秦浙实业有限公司)、与旬阳县国土资源局、中铁17局第四工程处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债权关系,甚至牵扯有工程招标造假问题。
(摘自《华商晨报》王甲铸/文 2010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