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王的地位至今无人撼动,为什么?
赵本山对小品剧本的选取是极为挑剔的。好像还没有哪年从民间征集到过一个极为合适的本子,结果基本上都是和自己的老搭档崔凯、何庆魁等几位一块儿完成,甚至出现了何庆魁"卖拐"系列作品,三翻四抖总能抖出点儿新花样。
舞台作品精雕细刻,从编剧起笔草就第一稿到舞台演出,其中不知要加入多少人的智慧和点子,演员的、导演的、摄像师的……对待编剧署名权这件事,赵本山非常大度,没有把自己作为第一作者,而是非常尊重自己的几位好友。不管原剧本以后进行如何大的修改,哪怕从文字上达到了面目全非的程度,只要核心创意没变,原作者必须理直气壮地署名,而且是第一作者。此外,可以依据修改贡献大小排第二作者、第三作者。
赵本山斗小品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有好本子垫底,加上演技、精益求精的态度等, 还有一支强大的团队。
(摘自《工人日报》 黄永君/文 2010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