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去关注城乡交错的结合部地区。在那里,众多流动人口住着当地农民自建的简陋出租屋,每天奔走在城市提供的临时性低端岗位之间。这些城市的建设者,往往享受不到城市化发展的成果。
据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统计,北京有88.5%的流动人口居住在城乡结合部,而居住在上海郊区的外来人口占来沪外来人口总数的近八成。
按照我国现行土地政策规定,农民在自家宅基地兴建的住房,不能用于出租、转让等商业行为。但巨大的经济利益,让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农民,纷纷在自家宅基地上加盖违章建筑。随着新增流动人口涌入更多,违章楼房的层数也在增高,从三层、四层,直至七层、八层。北京肖家河社区有7个村,盖了1.4万间出租屋,住有外来人口近4万人。村里家家都盖违建房,四五层楼高的很普遍。
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涌入,让这些郊区的水电气不堪承载。
城市管理学专家、人口学专家认为,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反映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完全”、非正规的特征,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城镇化的难点,必须打破“不完全城市化”束缚,实现流动人口有条件、有秩序、低成本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规模的变迁实际上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一些城市流动人口规模控制目标屡设屡破的事实说明,对流动人口实施“排斥”的政策需要进行调整,一旦流动人口成为了城市边缘人,将导致新的城市贫困人口增加,形成城市化新矛盾。
(摘自《经济参考报》 董振国/文 2010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