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1月12日,一头名叫“淇淇”的白鳍豚被人们从湖南城陵矶抬到武汉,当做国宝一样伺候;30年后的这天,它已成了一尊标本被摆在白鳍豚标本馆。
而和“淇淇”同样生活在中国长江的另一种淡水鲸类哺乳动物——长江江豚,现仅有1000头,正以每年5%的速度骤减。 最新考察统计,到2009年底,长江江豚数量不到1000头。能在武汉长江大桥与长江二桥之间水域看到江豚的画面,也至少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说,本已不多的江豚现在生活空间越来越小,长江边滩要建码头,中间航道要走船,水体又有污染,上下游建大坝,它们想活下来都很难。长江的淡水鱼资源越来越少,江豚“就算不被螺旋桨打死,也会饿死”。一些死江豚被打捞上岸解剖后发现,肚里并不见鱼。
“江豚正在走白鳍豚的老路,要不了20年,白鳍豚的今天,就是江豚的明天。”曹文宣说。
(摘自《南方周末》吕宗恕/文 2010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