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城乡两头扩张挑战土地承载极限

  在以“用途管制”和“城乡分割”为特征的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下,因城乡土地利用缺乏有效衔接,一方面一些农村缺乏规划出现用地“扩张热”;另一方面部分城市由于土地承载不足而掀起“圈地潮”。
  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在安徽省沿淮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土地利用呈现出“利用效率低,空心村多,空闲地多”的“一低两多”特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国内不少城市陷入了土地承载力不足的困境。以成都为例,据测算,按照成都市现在的发展速度,未来5年将用完成都市到2020年的用地指标。
  在城市用地扩张的同时,农村建设用地也在膨胀,呈现出“人口减少,用地增多”的“逆向扩张”怪现象。国土部的数据显示,1996—2007年,不包括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我国农村人口减少约1.2亿人,而农村建设用地不减反增,增加近130万亩,人均建设用地增加了34平方米。
  一方面是城市和小城镇的快速膨胀,另一方面又是农村建设用地逆向扩张,在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作用下,耕地红线受到挤压。国土部门和基层一些干部认为,需要尽快调整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打通城乡建设用地综合利用的封闭界限,合理、高效地综合利用城乡土地。
(摘自《经济参考报》侯大伟 杨玉华/文 2010年1月1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