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各路资本“圈地养猪”为哪般

  养猪行业这几年总是不缺新闻。近日,中实(集团)公司宣布,到陕西建设年出栏生猪300万头的黄河国际食品产业基地。早在2008年,高盛、德意志银行等投行就在华“圈地养猪”;2009年2月,网易创始人丁磊称要投资数千万元在浙江建立养猪场;2009年6月,复星集团掌门人郭广昌与江西国鸿集团签订股权投资协议,斥资1.6亿元跻身养猪业。2009年12月,中粮宣布以1.94亿元收购广州万威客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并计划投资150亿元建立3个年出栏量10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
  金融、IT、房地产等各路资本纷纷投身养猪业,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
  中国社科院专家刘玉满表示,像中粮这样的粮油食品企业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到养殖环节,是为了打造肉食行业品牌,并借此保证原料供应的安全性。“养猪业是风险很大的行业,大企业都倾向于全产业链经营,不仅做屠宰加工,而且介入养殖环节,甚至是饲料行业,以求降低风险。”刘玉满说,养猪业规模化经营是一种趋势,大企业或大资本看好养猪业对推动该行业的现代化有积极作用。
  不过,刘玉满对大企业投身生猪养殖也有担忧。他表示,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养殖行业不可能像西方国家一样规模越大越好,超大规模养殖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另外,对于超大规模的养殖场来说,环境污染和动物疫病防控也是一个难点。
  刘玉满认为,房地产企业“圈地养猪”真正的意图何在,还有待时间检验。为了提防某些房地产企业借养猪之名行圈地搞房地产开发之实,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同时,对于生猪规模化养殖项目,国家应设立准入门槛,强化环境保护和疫病防治考评。(摘自《新农村商报》 陈小三/文 2010年1月2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