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农机化

我省描绘今后5年农机化发展蓝图

  本报讯 (记者 俞廷尚)今后5年,我省将力争全省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0%以上,90%的市、县(市、区)建立农机警务联络室和农机消费维权监督站,农机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纪念《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我省提出了下一阶段农机化发展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省明确了农机化工作的六大重点。
  发展环境要优化。下一阶段,我省将进一步拓展购机补贴范围,逐步将农民生产生活急需的各种机械装备纳入财政补贴范围,使农机补贴政策加快涵盖农业十大主导产业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领域;开展农机烘干作业补贴、农机贴息贷款、农机政策性保险试点,不断完善农机化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改善发展环境。
  农机科技要创新。农机部门将加强与农机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培训学校的联合与协作,加强先进适用机具研发,组织重大技术联合攻关,提高农机科技成果研发、转化的质量和效率。鼓励农机生产企业自主开发先进机具,提高农机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坚持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注重技术组装配套和综合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农机装备要更新。今后5年,我省将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的应用,抓好重点机械装备及其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大节油、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节约型农机的推广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使用高性能、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在普及水稻栽植、油菜收获等机械化技术的同时,大力推广茶叶、瓜果、蔬菜等主导产业生产机械化技术。
  服务领域要拓宽。省里将继续支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公司、经纪人等新兴主体,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为农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农机租赁服务试点,鼓励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服务,拓展服务范围和领域,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加快推进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建设,探索建立农企合作机制,着力破解农机维修难题。
  安全生产要保障。深化警农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联合执法的优势,强化上道路行驶农机的动态管理,严防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继续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主题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服务能力要增强。加强农机系统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农机推广责任制度,对农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知识培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服务本领,为农机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