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福寿螺成灾,怎么办?

奉化养殖户的经验告诉我们:养鳖除螺可以一举两得

  前几天,笔者在奉化市富乐生态养殖场看到,场长陈绍康挽起裤管,跳进茭白田里从泥中抓起一只只肥壮的中华鳖,而这些中华鳖吃的是福寿螺等“美食”。
  陈绍康说,近几年来,奉化市江口街道的农田福寿螺成灾,对水稻和茭白带来了极大危害。今年4月,陈绍康在市农林局和街道的支持下,办起富乐生态养殖场,建立养鳖除螺示范基地。
  陈绍康投资2.6万元,从余姚河姆渡引进550只中华鳖苗,在20亩茭白田里低密度放养。放养前用生石灰对茭白田进行消毒,并将中华鳖苗在高锰酸钾稀释液里浸泡一会儿,避免疖疮病发生。茭白田四周用1.1米高的石棉板和高网围住,防止中华鳖逃走。陈绍康还以每公斤1.2—1.6元的价格收购附近农民从稻田里捡来的鲜活福寿螺,作为中华鳖饲料。今年,共收购福寿螺1.63万公斤,减轻了福寿螺对周边水稻的危害。
  现在,陈绍康的大沪牌中华鳖每只重达1公斤左右,要求购买的电话络绎不绝,其中宁波一家宾馆正以每公斤400元的价格等着收购呢。
  为扩大养鳖规模,提高除螺效果,养殖场最近又向附近的徒家村转租农田100亩,计划明年养殖1万只中华鳖。(蜂 农)【链接】 福寿螺在1981年作为食用螺被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喜咬食水稻等农作物,可造成作物严重减产,也会致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