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桐琦
慈溪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持续创新服务载体,在为农服务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市农技人员深入农村、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业公共服务,切实解决农业发展最为紧迫和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一、创新载体,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今年,慈溪市重点开展了“三联三勤”活动,即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业企业、农场(基地、合作社、农户)和勤学习、勤思考、勤服务,并根据产业特点,组建不同专业的农技专家服务团或农业指导服务团,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树立了农业系统真情实意惠三农的良好形象。
二、完善网络,努力优化农业公共服务。一是完善信息服务。搭建了东方农业网、农经信息网、农技咨询语音服务系统等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广应用农民信箱。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及时为农户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气象动态、政策咨询等服务。慈溪市还积极鼓励农场(基地)、合作社、企业在东方农业网开设网页,组建慈溪农产品电子一条街,将农业主体进一步推向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销售额5000多万元。二是完善技术服务。坚持重心下移,将村、专业合作社作为培训的最佳单元,以培育精英农民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目前,慈溪市80%的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课堂设在村教室。近5年来,全市先后挑选了181名青年农民免费赴高校进修,成功举办了3期农场主经营管理与专业技能操作提高班,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建设主力军正在形成。三是完善金融服务。不断总结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工作机制及运作办法,在禽业、蜂业等行业有条件地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和互保互助体系,有效增强农业和基层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慈溪市还稳步推进农户小额信用担保服务,满足广大农户的资金需求。目前,市农户小额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已累计为经营大户提供担保贷款2.37亿元。
三、大胆探索,打造慈溪农业服务特色。一是鼓励涉农大学生服务慈溪农业。去年,慈溪市出台政策,对毕业后3年内承包耕地面积在10亩以上的涉农大学生给予全额贴息贷款;对聘用涉农大学生的规模农场、专业合作社,按照每人每月16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目前,全市已聘用23名涉农大学生担任社会化农技员,将其纳入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二是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市级开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政策法律咨询、流转成果展示等服务。镇级重点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交易市场,提供土地流转中介和纠纷调处服务。三是试行出口蔬菜基地区域化管理模式。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慈溪市在全省率先创新出口农产品原料基地管理模式,由市农业局联合市检验检疫局协同管理出口蔬菜基地。目前,全市已考核认定区域化管理基地14个,总面积达9000亩,实现了农场(合作社)、企业、市场及消费者之间的共赢。
(作者系慈溪市农业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