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文成兴起野菜热

  本报记者 王美华
  周女士住在文成县城边。今年,她隔三差五要跑一趟县城,将自己采集的野菜白花败酱拿到农贸市场去卖。周女士说,她的野菜一拿到市场就会被争购一空,从今年春天到现在,她卖野菜的收入已达5000多元,相当于半年的打工收入。
  文成县农业部门的同志介绍,该县野菜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白花败酱、大青、白露地、鱼腥草、鼠曲草等10多个品种,其中白露地、鱼腥草、豆腐柴等7个品种已被当地百姓引入菜园,人工栽培。因为近年来野菜卖价高、销路好,所以采集和种植野菜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据介绍,一般的野菜价格在10-20元/公斤,像大青不但采收季节长达5个月,最俏的时候卖到60元/公斤。
  野菜如此受宠,与它们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有关。专家介绍,现在这个季节文成上市最多的白花败酱,就具有活血镇痛、祛风燥湿等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散痛消肿、利尿清肺等作用;价格高达60元/公斤的胡枝子花(干),则有镇咳祛痰、治急慢性气管炎等功效。
  针对野菜的市场前景,科研部门也加大了对野菜的研究力度。杭州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张雅告诉记者,该所从2003年开始就着手野菜研究,目前,他们共收集和栽种救心菜、菊花脑、藤三七、芝麻菜和紫背天葵等野菜品种100多个。由于大部分野菜还没有被百姓所认识,所以人工栽培的面积还不大。引种野菜的一般以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为主,野菜销路以宾馆和酒店为主。
  省农业厅农作局有关专家介绍,随着人们保健意识不断增强,野菜类食品也越来越吃香,我省各地野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也进一步加大。除了野外采集,目前,各地人工栽培的野菜品种主要有马兰头、黄秋葵、菊花脑等。除文成县,建德等山区县(市)都有丰富的野菜资源。
  据悉,文成县从2002年开始就动起了开发野菜资源的脑筋,他们在收集野菜品种资源的同时,开展了野生蔬菜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专题研究,进行野菜人工栽培尝试。到2004年,该县野菜人工栽培面积有2000余亩。该县有关单位还积极开发无污染、具保健功效、高附加值的绿色(有机)野生蔬菜食品。如该县的神农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浙大专家的帮助下,正在研发豆腐柴叶的小包装冲剂,不久可投放市场。
  链接:我国历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在野菜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些野菜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多糖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感染性疾病与肿瘤;黄酮能抵制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皂甙具有显著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许多野菜不仅含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且营养素大都高于栽培的蔬菜,且功效独特,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专家认为,野菜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吃野菜时,人们既要了解野菜的药性,也要适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